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由于局部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QT间期离散度(QTd)增加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本研究旨在探讨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校正后QTd(QTcd)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首次AMI发病6小时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者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58.5±11.3)岁(35~72岁)。AMI诊断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证实。早期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及溶栓成功判断标准参照我国太原溶栓会议制定的标准。溶栓成功者(成功组)45例,失败者(失败组)19例。两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心功能分级及药物应用无显著性差异。另设正常人20例为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7.6±10.4)岁(38

  • 【文献出处】 医师进修杂志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10期
  • 【分类号】R542.22
  • 【下载频次】1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