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西昌川兴试区血吸虫病防治后期人群B超检查结果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内,所产的大部分虫卵均随血流直接沉积于肝,因而肝脏受损最早和最重[1]。为了解大山区血吸虫病人群肝脏损害情况,我们在西昌川兴试区用B超对感染率不同的自然村的205例居民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Aloka┐210型超声波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MHz,对受检者的腹部和肝、脾进行探查。12 B超诊断血吸虫病肝实质损害的标准 ①肝实质回声强弱不均,肝包膜不光滑,可见光带形成“网状”结构改变,肝左叶长大为诊断的主要依据[2]。②对不同感染率的三个自然村居民结合病史、查治病记录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2 结果 本次检查的三个自然村的所在村,“七五”期

  • 【文献出处】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PARASITIC DISEASES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3期
  • 【分类号】R532.21
  • 【下载频次】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