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上海国有资产运行:制度安排的分析
【摘要】 <正>1993—1998年期间,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为了保证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公正发展这一公有制的根本目标,从经济效率方面着眼,必须提高国有企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国的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相当的程度上与国有资产质量的提高正相关.提高国有资产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切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渠道,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进一步增值的目标.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内涵和边界基本明晰,授权经营公司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初步确定的格局内,与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相关的问题凸显起来.本文将根据作者的调查和得到的相关资料,从制度安排角度,着重于国有资产权责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五年来上海市国有资产的运行状况,进行几点分析.下面,顺次以上海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绩效为参照,考察一些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分析与之相关的内部人控制与授权资产经营、剩余分配、资产重组、多元所有权资产组合的选择、国有资产进入或退出某些领域等问题,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文献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Shanghai Economic Review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5期
- 【分类号】F123.7
- 【下载频次】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