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性增生的形态学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余俐彭杰青暴菊英周莹

【机构】 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

【摘要】 探讨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性增生(AAH)的形态结构特征,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选取14例AAH进行研究,分别作HE、P53、P21、34βE12、PCNA、PSA、PAP、Actin、S-100和AgNOR染色,镜下观察,统计分析。另选前列腺结节性增生和高分化腺癌(Gleason1、2)各14例作对照。结果发现AAH常发生于前列腺移行区,病灶大小不一。主要呈现结构异型,原有复管泡状结构消失,由密集小腺体组成,腺上皮细胞异型性轻,部分核增大、核仁明显。34βE12染色在部分分泌上皮下可见间断散在的基底细胞。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颗粒平均46个,与结节性增生(27个)及高分化腺癌(76个)比较,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意义。要注意与高分化腺癌和结节性增生中腺瘤样增生、基底细胞腺瘤样增生、硬化性腺病等鉴别,34βE12和AgNORs染色对鉴别有一定价值。

  • 【文献出处】 广州医药 ,GUANGZHOU MEDIC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2期
  • 【下载频次】3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