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忠”在中、日传统伦理中的地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朱健

【机构】 贵州师大学报编辑部!550001

【摘要】 “忠”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一种重要规范。当它随着儒家学说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传统伦理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忠”在中日两国各自的传统伦理中究竟具有怎样的地位呢?尽管已有学者作过探讨,笔者以为仍有不够严谨之处,为此撰文讨论。恩格斯说:“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34页)中国传统伦理就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伦理观念和规范也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涵义,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忠”来说,也正是如此。我们不妨就中国传统伦理的发展史来加以考察。原始社

  • 【文献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3期
  • 【分类号】B82-093
  • 【被引频次】9
  • 【下载频次】27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