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山豆根毒副作用探讨
【摘要】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柔枝槐的干燥根和根茎,有南北两种,是临床常用的中草药之一。性味苦、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等症。近年来又有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急慢性乙型肝炎、肿瘤等报道。古代文献记载本品无毒,有毒的记载始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85年版。随着临床应用的拓宽,其毒副作用已屡见报道并引起中医药界的广泛关注。1常见的毒副反应与临床表现1.1神经毒性反应:这是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张明武[1]报道有毒性反应的34例中,全部病例均在服药后30分钟左右出现头晕、眼花、冒汗等症状,继而上述症状加重。尤荣开[2]观察15例也全部出
- 【文献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FUJIAN MEIDIC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4期
- 【分类号】R285
- 【被引频次】12
- 【下载频次】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