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实验变形岩石低温破裂作用的微观机制
【摘要】 通过对温度和压力分别达300℃和3GPa干条件下实验变形的一系列花岗岩样品的系统光学和扫描电镜显微构造分析,识别出了几种具有不同特点及不同变形机制的显微破裂型式:a.微破碎带;b.微透镜带;c.短程破裂;d.扭折带破裂;e.粒内破裂;f.颗粒边界破裂。评价了它们与高压型和低压型破裂的显微构造对应性,认为前述a和f是低压破裂的特征性构造型式,b,c和d在高压破裂中最为典型,而e则可以出现在两种破裂型式中。研究了破裂作用的微观机制,包括破裂的成核、扩展、生长和连接。破裂作用、由破裂诱发的脆性破裂和碎裂流动在目前实验变形条件下占主导地位,而在相对较高温条件下晶质塑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破裂作用的成核可
【基金】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文部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日本京都大学后援会项目
- 【文献出处】 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4期
- 【分类号】P589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