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构建多功能运动场所共融差异化人群健身活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程刚张政徐耀铎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摘要】 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对群众体育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自1952年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到如今关于"体育强国的基础在群众体育"之论断,无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视人民健康体质为幸福生活基本标准,群众体育事业已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已陆续出台多部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旨在大力建设群众体育事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相较1995年颁布的初版,由原来的8章54条增至12章122条。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田思源表示这标志着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对于新时代规范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研究目的当前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大致表现在项目单一、经费不足、场地器材有限和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当下如何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下解决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兴趣爱好人群共享体育设施?可在节省资金成本的情况下建设多元共存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既节省了经费,又解决不同年龄段、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及不同兴趣爱好人群锻炼需求,最终实现多功能运动场所共融差异化人群健身锻炼需求。2研究方法2.1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下我国群众体育场所现状。2.2采用实地研究法走访陕西省城市群众健身场所,考察了解现实情况,汇总存在问题及原因。2.3采用思辨研究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及问题分析,结合现实中存在的难题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进行汇总。3研究结果3.1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老年人活动场所不足导致老年人运动项目单一,散步、爬山、游泳、太极拳依旧是老年人主要运动项目。3.2我国体育运动日趋"流量化",时下"网红文化"肆虐,哪项运动能"吸金",哪项运动就开展得好。"村超"、"村BA"、"全民马拉松"盛景空前,但参与人群较少、关注度较低的运动项目,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需得到社会关怀的人群缺少爱心运动场所。3.3运动场地设施单一,多地体育场馆普遍以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专一项目为主,缺乏多功能复合式体育场馆。同时群众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缺少规范的社会体育指导,缺少政府及学校牵头组织的社会体育公益活动。3.4全民健身活动日缺乏正确指引,时下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群众基础较好项目在各省市有开展全民健身相关比赛,但参赛人身份问题频出,导致群众体育活动又演变回竞技体育活动。4研究结论与建议4.1研究结论4.1.1大量运动场所未严格分时间段错峰开放,无法保障社会各类人群均可充分参与锻炼。4.1.2大量运动场所未配备社会体育公益服务人员以及电视或多功能活动厅,无法对锻炼人群进行基础指导、保障其安全与运动规范。4.1.3大量运动场所开设的群众性比赛较少,群众无法积极参与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与氛围相较体育强国仍有不小差距。4.2建议4.2.1建立多功能复合式运动场所,如篮球场地:可同时容纳篮球、羽毛球、排球、5人制足球等运动,标注不同线段(颜色)代表不同项目。4.2.2在运动场所配备社会体育公益服务人员,定期对锻炼人群进行公益性基础指导。同时尽可能配备电视或多功能活动厅,让群众科学、安全、可持续锻炼。4.2.3在运动场所定期设定健身活动日,举办不同项目比赛,积极参与竞技体育,形成浓厚锻炼氛围,实现体育制度与文化自信。

  • 【会议录名称】 第五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一)
  •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4-11-02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G812.4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