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STSAMA-PNSF技术解剖及其在内镜经鼻翼突入路旁中/侧颅底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摘要】 目的由于旁中/侧颅底复杂病变内镜下手术的侧向角度大,位置深在,毗邻关系复杂,颅底重建修复难度大,导致该类疾病内镜下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本文旨在探索一种适应性更强,成功率更高的旁中/侧颅底重建修复新技术。方法本内镜颅底亚专业团队根据鼻颅底血供解剖学基础,专门为神经外科内镜下旁中/侧颅底病变手术后颅底重建设计研发了一项创新性技术——"选择性蝶腭动脉及上颌动脉移位-带蒂鼻中隔瓣(selective sphenopalatine artery and maxillary artery transposition-pedicled nasal septum flap, STSAMA-PNSF)"。该技术操作要点:(1)根据每个侧颅底病变累范围及手术操作空间需求,制定个体化STSAMA-PNSF移位策略;(2)咬除中鼻甲、勾突、筛泡、蝶腭孔前壁及部分上颌窦后壁,根据显露需要,依次选择性切断腭鞘动脉及翼管动脉、圆孔动脉、蝶腭动脉下鼻甲支、腭降动脉和眶下动脉,保留鼻中隔瓣及蝶腭动脉-上颌动脉蒂;(3)将带蝶腭动脉-上颌动脉血管蒂向外下侧移位,连同鼻中隔瓣一同置于上颌窦腔内备用;(4)磨除翼突基部,使手术可在更多手术视角和更宽阔的操作空间中进行,安全地暴露和切除旁中/侧颅底的病变;(5)将STSAMA-PNSF复位,覆盖颅底脑脊液漏口以作修补。本团队在解剖实验中实现并完善了该技术的各项操作步骤及技术细节,经过解剖反复的解剖演练后,逐渐在临床旁中/侧颅底复杂病变开始使用该技术。结果在复杂的侧/旁中颅底病变手术过程中,STSAMA-PNSF技术使得同侧鼻中隔瓣蒂中的血供完全得以保留,对其的应用范围更广,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率大大提高,手术操作空间和角度更宽阔灵活,让部分旁中颅底病变手术的侧向操作变为直向操作,避免对侧的带蒂鼻中隔瓣的制作,创伤相对更小。经过解剖培训和训练后,可操作性强。结论 STSAMA-PNSF技术作为国内、外领先的旁中/侧颅底修补重建创新技术,为该区域的手术及修补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多了一层可靠的安全保障,有望成为内镜下旁中/侧颅底手术的一把钥匙,与其他的内镜颅底解剖及手术技术一起,让更多复杂的旁侧颅底病变手术变得更容易和更安全。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神经内镜
- 【会议名称】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
- 【会议时间】2024-10-18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 【分类号】R651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