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成都地区虫生真菌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枫王飞虎曾倩许秀兰刘应高杨春琳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农林科学院

【摘要】 成都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但目前关于成都地区虫生真菌的资源现状、系统分类、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未知。本研究在四川成都地区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以及竹林4种植被类型下设置样地,广泛采集虫生真菌标本。本研究累计采集244份虫生真菌标本,通过形态学、生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标本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共鉴定出41个虫生真菌物种,含3个新物种,分别隶属于肉座菌目的 5科13属,即虫草科的虫草属Cordyceps(9种)、白僵菌属Beauveria(8种)、鳞翅虫草属Samsoniella(5种)、刺束梗孢属Akanthomyces(3种)、布莱克威尔霉属Blackwellomyces(1种)、加姆斯扎尔属Gamszarea(1种)、侧链孢菌属Pleurodesmospora(1种),麦角菌科的绿僵菌属Metarhizium(7种)、锥形菌属Conoideocrella(1种),线虫草科的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2种)、羽束梗孢属Paraisaria(1种),多头霉科的多头霉属Polycephalomyces(1种),肉座菌科的绿孢菌属Chlorocillium(1种)。基于α多样性分析,发现成都地区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较高,优势种属现象明显。优势科为虫草科,优势属为虫草属和白僵菌属,优势种为球孢白僵菌,墨脱白僵菌,斜链虫草和玫烟色虫草。成都地区虫生真菌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以及竹林4种植被类型中,多样性分析表明:针阔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优势度指数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此项研究显示成都地区具有丰富的虫生真菌资源,并进一步揭示其分布规律,为成都地区虫生真菌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菌物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中国菌物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4-08-23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福州
  • 【分类号】S567.3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