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媒体赋能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孙喆沈军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摘要】 1研究目的当下新发展阶段,信息流、大数据、5G、AI等词汇火速出圈,体育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其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如何借助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浪潮提升自身高校影响力及学科地位的话题迫在眉睫。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权威数据,截至2023年9月,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这五大典型新媒体平台,其去重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惊人的10.88亿,同时,这些平台在整体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也高达88.9%。此外,在新媒体行业中,校园社交属性和情感化倾向方面亦取得显著进展,大学生用户在其中占据较大比例,进一步体现了新媒体平台在年轻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和深度渗透。对基于新媒体介质的高校体育文化传播进行SWOT分析,以浙江师范大学范例为基点进行剖析、厘清思路、探索方法,阐述其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提出相关建议,意在促进高校体育文化高质量传播,提高体育在高校中的学科地位与影响力。2研究方法2.1案例分析法以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体育文化传播为例,检索体育文化信息传播途径与方法,检索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Bili bili动画、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微博、小红书,分析其传播内容、方法以及阅读量,并进行对比分析。2.2专家访谈法预设访问提纲,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意在收集专家对基于新媒体体育文化传播的意见和看法,为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论述内容奠定基础。2.3文献资料法通过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等渠道以"新媒体"、"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了大量高水平期刊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科学指导。2.4归纳总结法综合上述案例分析、对比分析、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文章逻辑,厘清论点论据,为得出科学的结果与建议奠定坚实基础。3研究结果3.1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优势分析(S)传播范围广泛,内容多样性强传播渠道多元化,内容时效性强新媒体平台开放,评论互动性强3.2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劣势分析(W)内容竞技性强,受众群体较少新媒体平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和技术支持3.3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机遇分析(O)助力体育数字化转型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助力全民健身和乡村体育振兴3.4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威胁分析(T)学校领导不重视版权问题层出不穷新媒体技术不成熟4研究结论与建议4.1研究结论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体育文化在传播方法、路径和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SWTO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对高校体育传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劣势和威胁。新媒体具备传播速度快、覆盖广、互动强等优势,有力支持高校体育文化传播。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高校可迅速传递体育赛事、体育精神及知识。新媒体的互动性使传播更生动有趣,吸引更多人关注与参与。新媒体为高校体育文化传播提供了多样的路径和策略,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全面展示体育文化的魅力。但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也带来了挑战,高校体育文化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被淹没,且信息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4.2研究建议内容质量和学校领导重视双向提高(2)增强传播内容多样性,协调竞技性与全面性(3)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对运营团队实行专业化培训(4)在平台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重视版权问题

  • 【会议录名称】 2024年全国运动增强体质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24年全国运动增强体质与健康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24-08-21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江山
  • 【分类号】G206;G807.4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