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土壤中霜疫霉活力变化防治荔枝霜疫病初探
【作者】 吕安瑞; 严梦荧; 张妍; 郑春腾; 习平根; 张荣;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摘要】 荔枝霜疫病是危害荔枝产业重要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荔枝减产80%。荔枝霜疫病的发生与果园土壤中初侵染源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tchii)的数量密切相关。利用组织诱导法周年监测自然环境中3个果园,4个品种荔枝园土壤中荔枝霜疫霉活力变化,并通过在树盘下埋感病果实,探究土壤中荔枝霜疫霉的活力变化和存活时间;在此基础上,探索落地花和小果在荔枝霜疫病传播中的作用及花期土施杀菌剂对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荔枝霜疫霉可在果园土壤中存活16个月,成功越夏、越冬,成为荔枝霜疫病初侵染源;土壤中荔枝霜疫霉存在2个活跃期,第一个是冬末初春(12月中旬至次年开花前),此时土壤中荔枝霜疫霉活力逐渐增强,处于催醒状态,作为初侵染源具有侵染能力;第二个活跃期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为荔枝开花后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此时土壤中复苏的荔枝霜疫霉在雨水的作用下,侵染落地花果,以多种生物学形态习居在土壤中;健康荔枝花果落地后染病快速,花落地后3h即可发病,24 h后感染率超50%;幼果发病略慢,接触土壤45 h感染率大于50%。落花和落果是土壤中霜疫霉初次侵染和再侵染的寄主,导致荔枝霜疫霉辗转传播侵染。土施50倍液石硫合剂和1 000倍液精甲霜·锰锌可抑制土壤中荔枝霜疫霉活力和侵染。精甲霜·锰锌室内抑制效果达92%,显著高于石硫合剂的抑制效果;荔枝园花期土表施用精甲霜·锰锌对霜疫病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石硫合剂,对落花落果感病的抑制效果为61.2%~97.7%,树上花果防治效果达100%。从而确定花期树盘下喷洒杀菌剂的可行性,为优化荔枝霜疫病防控时间和方法提供依据。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4-08-06
- 【会议地点】中国吉林长春
- 【分类号】S436.67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