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治疗方法对犬伪中间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 王志浩; 郭龙; 李俊; 李建基; 崔璐莹; 董俊升; 孟霞; 朱国强; 王亨;
【机构】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摘要】 为探讨单纯抗生素、抗生素联合带蒂角膜板层移植术和抗生素联合带蒂结膜瓣遮盖术三种治疗方案对犬伪中间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对15只成年比格犬采取基质层接种伪中间葡萄球菌的方式构建角膜溃疡模型。其中3只比格犬采用单纯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12只比格犬采用氧氟沙星联合手术治疗,左眼行带蒂角膜板层移植术,右眼行带蒂结膜瓣遮盖术。术后监测眼内压和泪液量变化,于术后7、14、21、28、35和42天进行眼科检查,并拍照评分;术后14、28、35和42天收集角膜,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检测。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组在治疗36-48h内均出现角膜穿孔、前房塌陷、虹膜脱出,治疗失败;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组术后42天,带蒂角膜板层移植术浑浊度评分极显著低于带蒂结膜瓣遮盖术(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带蒂角膜板层移植术与带蒂结膜瓣遮盖术相比,纤维蛋白排列整齐,未见新生血管浸润,溃疡区域重新上皮化;炎性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4天和28天,与带蒂结膜瓣遮盖术相比,带蒂角膜板层移植术中TLR2、IL-1β、IL-6、IL-8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生长因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4天,与带蒂结膜瓣遮盖术相比,带蒂角膜板层移植术中VEGF、FGF和TGF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综上所述:术后28天以内,带蒂结膜瓣遮盖术炎症反应低于带蒂角膜板层移植组,但纤维蛋白排列无序,修复因子基因表达量低;术后35天之后,带蒂角膜板层移植术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带蒂结膜瓣遮盖术,恢复过程中纤维蛋白排列整齐有序,上皮结构完整。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届二次理事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届二次理事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1-07-16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S858.292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