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猪链球菌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小鼠组织病理变化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高梦霞李金朋靳曼玉东笑毛晨龙樊浩然樊擎莹张小玲孙理云丁轲汪洋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阳市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猪链球菌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它是呼吸道上常见菌群,通常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中,鼻腔与扁桃体是其主要定植部位。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它是呼吸道上的正常菌群,传统上被认为是常规畜群中幼猪的一种散发性应激相关疾病。由于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的扩大,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在猪群中越来越常见。在临床上,猪链球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常发生共感染或混合感染现象,共同导致机体患病。然而,在混合培养或共感染情况下,两种病原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机制尚不清楚,以至于为疾病的防治带来了些许不便。本实验通过取24只6周龄平均体重为25g的BALB/c雌性小鼠,并将24只小鼠分为八组,每组三只。将猪链球菌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5型进行复苏纯化培养后,对分组小鼠进行接种。接种后培养一定时间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小鼠的肺脏和脑部取出,并对脏器进行固定、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处理,做成石蜡切片。对切片进行HE染色后,镜检观察可见猪链球菌单独感染的小鼠肺部肺泡壁出血、脑膜下有出血等现象,副猪嗜血杆菌单独感染的小鼠肺泡壁与脑膜下出血较少,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小鼠肺泡壁与脑膜下出血最为严重,且伴有噬神经元现象。由此可得,与单独感染相比,混合感染对小鼠脏器损伤最为严重。目前情况而言,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是危及到全球养猪业的2种十分重要的病原菌,它们严重威胁到猪的健康。本研究通过分析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客观评估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21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21年学术论坛
  • 【会议时间】2021-06-19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郑州
  • 【分类号】S852.61
  • 【主办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兽药协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