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施罗特训练联合色努矫形支具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孔祥瑞刘宏伟王书燕郑丹李红高晓娟

【机构】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郑州千帆万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 研究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复杂的脊柱三维结构障碍,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严重发育异常问题,目前发病基数庞大并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完善筛查和准确诊断的前提下,使用包括矫形支具以及物理治疗脊柱侧弯特定性训练等方法在内的保守治疗方式,是矫正中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济、安全的首选方法。通过对接受保守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研究,探究施罗特(Schroth)训练和色努(Chêneau)矫形支具两种治疗方法单独或联合使用的效果及其优缺点,为更好地指导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保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选择。研究方法:以在某专业矫正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年龄范围为10~17岁,其中男性患者32人,女性患者156人,男女性别比例为4.875:1。纳入研究的患者还需符合:侧弯发病原因不明,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首次治疗时Cobb角10°~45°;Risser征≤3;侧弯的主弯顶椎位于T6以下;个人基本信息与相关影像资料齐全;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好;首次参与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至少一年的相关治疗与/或训练。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详细阅读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8名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色努支具治疗组、施罗特训练治疗组和两种方式联合治疗组。支具组按照色努支具的标准检测与制作流程进行,训练组按照施罗特训练的标准检查和练习步骤进行,联合组同时使用色努支具和施罗特训练方法并严格按照支具组和训练组的标准进行矫正治疗。严格遵循已设定的质量控制要求。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等人口统计学信息进行采集,对患者主弯弧与次弯弧的Cobb角与躯干旋转角(ATR)、主弯弧特征以及侧弯恶化风险百分比等数据进行收集和测量。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别对三组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进行各组内半年和一年时间段的疗效进行对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组间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对于符合方差齐性的指标数据对比其统计结果;对于方差不齐的指标数据进行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在降低主、次弯弧Cobb角方面,支具组和联合组治疗半年和一年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训练组治疗半年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一年时间段支具组与联合组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降低不同节段主弯弧Cobb角方面,治疗一年后相比治疗前,联合组对胸段主弯弧的作用优于支具组和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具组与联合组对胸腰段的作用均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降低主弯弧躯干旋转角角度方面,三个治疗组在半年和一年时间的作用均较治疗前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站姿躯干旋转角的组间半年时间段,联合组作用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一年时间段支具组与联合组均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卧姿躯干旋转角的组间半年和一年时间段,联合组作用均优于支具组和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具组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降低次弯弧躯干旋转角角度方面,支具组对次弯弧站姿躯干旋转角在半年到一年时间段的作用较治疗前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对次弯弧卧姿躯干旋转角在半年时间段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联合组对次弯弧站姿躯干旋转角和卧姿躯干旋转角的作用在半年时间段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对次弯弧站姿躯干旋转角角度在一年时间段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5)在降低脊柱不同节段主弯弧的躯干旋转角方面,胸腰椎段躯干旋转角半年时间段联合组作用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一年时间段支具组与联合组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段站姿躯干旋转角半年和一年时间段联合组作用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段卧姿躯干旋转角半年和一年时间段支具组与联合组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降低恶化风险方面,三个治疗组在半年和一年时间段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时间段联合组优于训练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7)在所有双弯弧病例中,主弯弧Cobb角与次弯弧Cobb角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6,P<0.01);(8)在所有病例中,主弯弧站姿躯干旋转角与卧姿躯干旋转角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4,P<0.01)。研究结论:(1)联合或单独使用色努支具与施罗特训练,均能够控制和降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主弯弧和次弯弧的Cobb角数值,其中联合治疗方式相较于单独使用两种方法,控制和降低患者主弯弧和次弯弧Cobb角的持续性更强,对胸椎段以及胸腰椎段主弯弧的治疗更有效;(2)联合治疗方式相较于单独使用两种方法,控制和降低站姿和卧姿躯干旋转角角度更有优势,对胸腰椎段以及腰椎段主弯弧的躯干旋转角治疗更有效;(3)联合治疗方式相较于单独使用两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恶化风险。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分会)(二)
  •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3-11-03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分类号】R682.3;G808.1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