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一种鹅病毒病研究初报(摘要)
【作者】 曾德年; 何月英; 邓治邦; 雷红宇; 宁玲忠; 王洪亮; 胡志强;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摘要】 在临床诊疗中遇到一次鹅的流行病例,其发病者主要是成年母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70%以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剖解变化除一般败血症变化外,部分鹅皮下出现绿豆大小的红色的含血囊包,在腹腔浆膜及脏器表面有绿豆至蚕豆大小不整形结节(与鸡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结节明显不同)。从鹅的病料中未分离到病原菌,但分离到一株病毒,将该病毒分别接种鹅胚、鸭胚和鸡胚,均全部致死。将该病毒分别给7日龄、20日龄和成年鹅皮下接种,均出现100%的发病和90%、100%、100%的死亡,其病程均在一周以内,出现死亡时间最快仅为三天。其剖解变化与自生病例差别较大,无论大小鹅,主要表现为肝脏稍肿大,见粟粒至绿豆大小灰白色坏死灶;胰脏出现绿豆大小圆形稍凹或稍突出的坏死灶,同时散在出血斑点,有时成为灰暗色,质地较硬;十二指肠、空肠、直肠及盲肠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变化;部分鹅的肾脏稍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肺淤血及肌胃黏膜下出血,脑膜淤血等变化。将该病毒置电镜下观察,其大小为110-240nm之间,圆形,20面体,有囊膜。该病毒能凝集鹅、鸭、鸡、兔、黄牛、羊、豚鼠、人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以鹅的凝集价最高,但对小白鼠红细胞不凝集。血凝抑制试验时,能被相应的血清和鸡新城疫血清所抑制。其鸡胚半致死量为10-5.3,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96小时。该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对胰蛋白酶不敏感,不耐酸、对热较敏感。该病与鹅的副粘病毒病的差别在于其发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同,与禽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常见鹅病毒性疾病差异较大。本课题组正在对其病原特性、流行特点、发病机理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做深入的研究。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10-15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 【分类号】S858.33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