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珠三角部分地区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从珠三角部分地区6个雏番鸭出现软脚、脱水消瘦,而衰竭死亡,剖检以肝脏、脾脏等多个内脏器官表面和实质广泛形成灰白色粟粒大小的坏死点为病理变化特征的发病番鸭群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获得6株病毒,经过对分离物的形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交叉中和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有双层衣壳结构,大小在50~70nm左右,对鸡、鸭、鹅、家兔、猪、豚鼠和O型血人红细胞无血凝性,对乙醚、氯仿和胰酶不敏感,耐酸不耐碱(PH11),能耐受50℃180分钟,二价阳离子MgCl250℃水浴作用15分钟无影响,而MgCl2-30℃水浴30分钟导致病毒部分失活。6株分离病毒及MdrvF株(番鸭呼肠孤病毒福建株)与分离毒株中的SH株、SN株兔高免血清和GP、MP和DH高免兔血清在番鸭胚上进行中和试验,结果均可被SH株兔高免血清和SN株兔高免血清中和,而不能被GP、MP、DH兔血清和正常兔血清所中和,说明6株病毒相互之间具有交叉保护作用,6个分离病毒株及MdrvF株应为同一病毒。病毒能致死番鸭胚、半番鸭胚和鸡胚,对雏番鸭和雏半番鸭具致病性。所分离病毒具有禽呼肠孤病毒属性,表明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10-15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 【分类号】S852.65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