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郭奇奇张葆欣

【机构】 西安体育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伴随羽毛球运动的专项化发展趋向,进而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羽毛球击球过程中不论身体力量大小,最终都需要上肢协调发力将其传递到球拍后运用爆发力将球击出;无论是推球、搓球、扑球、高远球和杀球等都要求在最高点快速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都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上肢爆发力。其次,上肢爆发力可提高羽毛球的球速,增加进攻能力,是竞赛取胜获得成绩的关键。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对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方法、训练时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能为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体系的科学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和图书馆文献以羽毛球、爆发力、上肢、训练方法等关键词进行检索,从文献标题、摘要和关键字三方面判断其是否符合纳入标准,最终筛选出有关上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文献32篇,有关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文献24篇,并收集有关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的资料,进行客观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针对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开展现状进一步了解,旨在为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训练效果。研究结果: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发现,爆发力是羽毛球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上肢爆发力的训练不仅为运动员标准动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可满足羽毛球运动员在竞赛中的需要;1)针对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上肢爆发力训练的研究较少,但其中42%的文献都阐明了上肢爆发力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重要性,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及手段逐渐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与重视;2)26%的文献提到上肢爆发力的训练方法以传统训练方法为主,其中通过负重哑铃挥拍练习、杠铃卧推、正反手引体向上、杠铃弯举、拉橡皮筋手腕屈伸等训练方法对肱二头肌、胸大肌、三角肌、斜方肌、肱三头肌、前臂屈伸肌的肌肉力量提升显著,其中肱二头肌和胸大肌的RMS和IEMG变化最为明显,上肢肌肉力量的增长可有效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在击球过程中的上肢爆发力;3)10%的文献提出了创新式的训练方法,其中包括负重摆转训练、弹力带训练、药球训练、上肢加压训练、振动训练方法等训练形式,这些训练方法与专项动作发力更接近,对肌肉刺激更深。通过三维摄像技术对羽毛球运动员击球过程中上肢动作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在杀球和高远球击球过程中击球瞬间肩、肘、腕的瞬时速度及挥拍速度明显提升,运用体表肌肉肌电分析发现创新式的训练方法对胸大肌、三角肌、二头肌和肩胛下肌肉募集肌纤维的能力及击球瞬间肌肉肌电贡献率得到明显提高;创新式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并且增加了训练过程中的趣味性,训练者的积极性明显提高;4)11%的文献研究指出将传统训练形式与创新式训练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大上程度促进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的增长,羽毛球运动员在击球时球过网的平均速度、落地时瞬时速度、击球时动作速度、肌肉的收缩能力等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羽毛球运动员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5)34%的文献指出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时应注意训练负荷量、强度的控制,科学合理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增强,进一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竞赛成绩。研究结论:1)研究发现羽毛球运动中各项技术都需要爆发力作为支撑,上肢爆发力的提高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及竞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应不断创新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方法,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兴趣,为教练员和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提供高效、丰富的理论参考。2)传统的羽毛球爆发力训练方法及手段形式较为单一,趣味性较差,而创新式训练方法作为功能性力量训练结合具体专项动作进行多维空间的运动练习以发展上肢爆发力,提高整体肌肉的协调配合能力。且创新式的训练方法可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爆发力训练的不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偿,是较为全面、科学的训练理念。3)适宜的负荷量和强度可更大程度上促进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的增长,在羽毛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训练过程中,应密切监控训练的负荷量及强度变化,根据运动实际及时调整训练方案,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关键词】 上肢爆发力训练方法羽毛球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运动训练学分会)(二)
  •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3-11-03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分类号】G847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