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体教融合背景下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改革创新模式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基相甘荔桔

【机构】 沈阳体育学院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基础最牢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以发现、挖掘、培养及输送竞技体育人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竞技体育全方位服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育重要场所的体育运动学校难以为继,生存发展已至瓶颈阶段。2020年8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更是为我国体育发展指明方向。而《意见》中,要推进各级各类体校改革为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指明新方向,体育运动学校改革应借"体教融合"之春风,改革已刻不容缓。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和大连市等主要城市体育运动学校中部分学生运动员、教练员、管理者和文化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整理,对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针对招生选材、人才培养、就业输送及学校自身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困境为:(1)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与当前社会教育目标、培养方式差异显著,难得社会认可。虽然"体教结合、走训和集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社会以及家庭对于体校的认知已经在对立面,得不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给体校的发展带入了低谷。同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也已根深蒂固,体校以往将金牌、成绩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已经不适宜社会的发展。(2)体育运动学校管理体制落后,办学理念陈旧,资源匮乏。办校理念与现代化教育、社会需求相差甚远。与新时代体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发展目标不相称。在基础建设方面,由于经费不足造成造血功能阻塞,场馆陈旧且更新难度巨大,训练器械短缺,科研设备等资源购置困难。(3)体育运动学校招生渠道堵塞,生源质量不高,上升通道狭窄。随着区县体校萎缩,依托其招生途径已如死路,学校因对其不认可使得现今体校生源已如顽疾。(4)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不足,体教融合还未落于实处,学训矛盾依旧难调和。如今体育运动学校重视文化教育,但在体育和教育的组织、资源和人才等方面没有形成融合的运行机制。在师资配备方面,文化教师缺编现象普遍,且文化课教师参与继续培训的机会少,使得知识更新慢,无法提升体育运动学校办学质量。学生运动员自身不重视文化课学习,艰苦训练占用其大部分时间经历也是文化课提升困难的重要因素。(5)多方主体联动发展体育运动学校的动力不足且机制尚未形成。首先,体育运动学校与学校的合作实践效果不理想,体育运动学校"重训练"普通学校"重学习"的办学动机有分歧,双方都没有注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对于自我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对于广大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其次,体育运动学校与社会合作规模有限。当前只有一些社会普及度较高的项目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绝大多数项目寻求合作无门。最后,政府对于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在上层政策制定,监督管理发挥重要作用。没有出台针对性、专门政策支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根据发现掣肘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问题,本研究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竞技体育全方位服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提出全新要求,构建了"体教融合"背景下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改革创新模式,明确了"体教融合"背景下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新办学理念应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体教融合"背景下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包含应兼备学生运动员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双重导向性的多元化培养目标。提出了"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原则,开放性原则,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原则和兼顾培养原则,该新模式包含以下两部分:(1)"体教融合"背景下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内部多主体发展"六边形"模式,包括校领导、学生运动员、教练员、教师、场馆设施和校园文化六部分,通过各个主体自身发展与相互间配合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组织到位、投入到位和场地到位的格局,在各方联动机制下,达到使体育运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目的。(2)体育运动学校外部多主体"监管-参与-合作"发展模式。其通过政府、家庭的监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普通学校与青少年体育组织与体育运动学校合作,各取所需,协同联动发展。通过该模式中各主体参与合作,搭建各取所需的联动机制,使该新模式真正成为能够驱动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提出该新模式,能够较好的解决体育运动学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能使体教融合理念在体育运动学校落地生根,更好的满足运动员学生、竞技体育的需求,通过构建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新模式,加速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改革的进程。通过对整合教师与教练员资源、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招生输送渠道等手段进行提升学生运动员培养质量,为辽宁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注入新鲜活力,以达到真正的体育强国目的。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
  •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3-11-03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分类号】G807.7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