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臭氧污染的“假日效应”研究进展
【机构】 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摘要】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群地区在假日(如周末、春节、国庆等)普遍出现的高浓度臭氧(O3)污染问题[1-5],综述了我国在O3污染的"假日效应"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十年假日O3浓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了前体物[6, 7]、气象条件[8]、大气氧化能力[9]在假日O3污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研究展望。"假日效应"与城市化程度和休假天数有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化程度越高O3污染越严重,随着假期天数的增多污染大大减弱。相较于工作日,假期O3前体物浓度明显降低,但O3浓度相对升高,主要与VOC限制状态下,假期较低的NOx浓度和减缓的滴定作用有关。另外,假期减少的颗粒物提高了大气透过率,光化学反应增强是假期O3污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异常的气象条件可能会导致假期时段的O3浓度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假期的大气氧化能力、OH反应活性及O3生成潜势低于工作日。O3污染"假期效应"的后续研究可围绕光化学生成机制、重污染过程成因、HONO潜在贡献、人群健康效应等方面开展,是评估未来人为污染物减排情景下O3污染变化的"天然实验场"。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十七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二十七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3-07-15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X515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