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大运河聊城段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路径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焦璇张雪静李敏原晓红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具有典型的线性特征,囊括了繁多的文化遗产类型。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线性文化遗产在历史遗迹保护体系中越来越受重视;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印发,更是将建设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本文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探索的角度出发,选取大运河聊城段为研究对象,通过熵值法、TOPSIS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评价大运河聊城段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确定保护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借助圈层理论梳理了大运河聊城段文化资源分类,以大运河聊城段文化线路的复兴为目标,从核心圈、附属圈、拓展圈三个方面,探讨线性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和优化路径,以期为聊城地区及同类地区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 【会议录名称】 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 【会议名称】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会议时间】2023-09-23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G127;K878
  •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