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喀斯特山区雀形目夏候鸟迁徙通道的识别——以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何青青杨勤高凯吴忠容周江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摘要】 道提高了景观之间的连通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动物迁徙提供了途径,生态节点则是廊道上的关键地段。在当前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候鸟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确定候鸟的飞行廊道及生境需求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其迁徙行为和更有效地保护其物种多样性。大型候鸟可以采用卫星跟踪来确定飞行廊道,但雀形目鸟类体型较小,依赖于连续的森林区域觅食和筑巢,活动习性隐秘难以追踪,因此雀形目鸟类的飞行廊道和生境识别仍面临着较大挑战。本研究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地-贵州省黔东南州分布的雀形目夏候鸟为研究对象,采用MaxEnt模型对雀形目夏候鸟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运用水文分析原理Hydrology(H-Y)和LinkageMapper(LM)识别了雀形目候鸟的飞行廊道和生态节点,并对飞行廊道和生态节点的优先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步构建的飞行廊道网络包括适宜栖息地16个,重要生态廊道33条,重要生态节点46个。筛选出贵州省东南部夏候鸟的飞行廊道与贵州省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所查获的非法捕鸟案件发生地的验证率高达95%。该研究结果补充了贵州喀斯特山地雀形目夏候鸟的栖息地特征和飞行廊道等基础信息,同时也为识别雀形目夏候鸟飞行廊道提供了方法参考。

【关键词】 雀形目夏候鸟栖息地飞行廊道生态节点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3-08-26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宜昌
  • 【分类号】Q958
  •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