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多组学技术探究肠道微生物在鱼类适应水华爆发中的作用机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商永泉吴晓阳陈尧王希宝董跃欢韦钦国窦华山张洪海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摘要】 动物肠道微生物组享有"第二套基因组"之称,能够调节动物个体发育、营养获取以及免疫调节等重要生命活动。探究动物-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协作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一直是动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截至目前,多组学联合分析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知识体系。蓝藻水华是一个世界性水环境问题,其大规模爆发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在爆发过程中,蓝藻水华可产生多种异味化合物和毒素,特别是微囊藻毒素(MC-LR)能够对水体造成直接威胁。而鱼类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高级捕食者,可通过改变自身肠道微生物的构建而在短时间内适应高MC-LR水体环境,但这种适应机制仍未知。本研究以呼伦湖蓝藻水华爆发为研究背景,以呼伦湖流域鱼类为研究对象,借助三代全长扩增子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以及代谢组学探究了蓝藻爆发前后鱼类肠道代谢生态响应特征。本研究结果首次解析了呼伦湖蓝藻水华爆发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适应机制,不仅丰富了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知识体系,同时,也为研发呼伦湖蓝藻水华爆发防控技术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3-08-26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宜昌
  • 【分类号】Q958
  •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