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山东地区狗獾季节性采食策略与肠道菌群可塑性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常舒羿孙国雷何尚宾张洪海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作为山东省内的一种典型中小型兽类,在山东省内曾广泛分布。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生境破碎化以及气候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狗獾在山东地区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其生态地位和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生物和环境之间密切的联系,了解生物的生态适应策略和生活习性,对于我们保护以及恢复种群具有重要意义。食性是动物生活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物种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等生命活动。肠道微生物可以与动物的能量摄取、免疫调节等建立联系。研究发现食性和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不同食性结构往往对应不同的肠道菌群组成。亚洲狗獾作为一种杂食性哺乳动物,其食物来源非常广泛,从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蛙类到植物的根、茎和果实,这些食物种类及其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狗獾在不同生境下的生态适应策略。而现有对于亚洲狗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学、行为学、生理学等方面,但在食性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领域,特别是不同季节背景下的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采集山东狗獾粪便样本,并将样本根据季节进行分类,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狗獾四个季节的样本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狗獾食性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该研究对理解狗獾在山东地区的适应性,以及对于保护农作物、预防狗獾对农作物的破坏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亚洲狗獾食性肠道微生物DNA宏条形码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3-08-26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宜昌
  • 【分类号】Q958
  •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