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河南省核桃炭疽病病原鉴定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树和谷玉锌高超凡李磊张悦薇李果李鑫胡乐乐王盛豪康业斌刘圣明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摘要】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胡桃科核桃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因其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观赏和生态等价值,在国内外被广泛种植。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核桃炭疽病是目前核桃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可致核桃果实坏疽,叶片焦枯,同时还危害嫩梢,严重发生时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河南省核桃炭疽病病原的种类,本研究对河南省不同核桃产区的核桃园进行炭疽病调查并采集病样,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分离培养菌株,基于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GAPDH、TUB2和ApMat)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从核桃病叶和病果上共分离获得125株炭疽菌,其中的117株属于C.gloesporioides复合种中的C.aenigma、C.fructicola、C.gloeosporioides s.str.和C.siamense,其余8个菌株属于C.acutatum复合种中的C.fioriniae。C.fructicola是分离物中的优势种,占总分离菌株的42%,其次是C.gloeosporioides s.str.(41个菌株,33%)、C.siamense(23个菌株,18%)、C.fioriniae (8个菌株,6%)和C.aenigma (1个菌株,1%)。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C.aenigma、C.fioriniae、C.fructicola、C.gloeosporioides s.str.和C.siamense接种核桃果实后均能发病。本研究明确了河南地区核桃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及优势种群,为核桃炭疽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核桃炭疽菌病原鉴定多基因系统发育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1A21000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21100110100)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3-08-0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泰安
  • 【分类号】S436.64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