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棉花杂交组合F1、F2高产优质性状比较分析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High Yield and Fine Quality Traits of F1 and F2 of Cotton Hybrid Combination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凯鲁宁宁陈伟赵云雷赵佩龚海燕崔艳利桑晓慧曹志强王红梅

【Author】 Zhang Kai;Lu Ningning;Chen Wei;Zhao Yunlei;Zhao Pei;Gong Haiyan;Cui Yanli;Sang Xiaohui;Cao Zhiqiang;Wang Hongmei;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利用棉花的杂种优势是提高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增强抗逆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在棉花杂种优势的应用研究上,主要有2种途径,一是以常规棉为亲本选育杂交种,二是以不育系和恢复系做亲本选育杂交种。通过这2种途径,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取人工去雄的方法培育杂交种,用工成本较高。因此,杂交种的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杂交种的推广应用。而且人工去雄法制种量小,成本高,无法满足大面积的种植需求。若可以利用杂交种F2,将会大大提高棉种生产效率,有利于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应用。为更好地了解杂交种F1、F2的竞争优势及其F2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多个棉花杂交组合的F1、F2高产、优质性状差异,对F2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分析评估,以期为棉花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有效发掘和利用杂种F2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高产丰产、优质、多抗为育种目标,根据课题组多年的育种积累,以丰产品种(系)冀棉169、冀棉958、鲁棉研21号、T3-1为母本,以优质品种(系)渝棉1号(科棉2号)、新疆丰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配制杂交种。以8个杂交种的F1、F2为试验材料,以黄河流域棉区广泛种植的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鲁棉研28号为对照。对F1、F2株型性状(第一果枝节位、株高)、产量(皮棉和籽棉)和产量构成因素(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指标(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伸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1和F2的株型性状有一定差异,存在竞争衰退现象。相较于常规种,杂交种的株高竞争优势较明显,长势比较旺盛。大部分F2的皮棉、籽棉产量较F1不同程度减少,部分组合减产幅度超过10%。本试验中F2单株结铃数的竞争优势均有增多,铃重、衣分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2产量竞争优势衰退的主要原因。与常规种相比,不同杂交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也有差异,强优势组合的杂交种F2依然具有竞争优势,这说明筛选优势组合能够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纤维品质的表现上,F2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指数等4个指标略下降,断裂伸长率略提升。总体上看,分离世代F2的纤维品质指标有些许降低,但差异很小,品质优良。综上所述,在生产实践中,筛选强优势组合F2仍然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棉花杂交组合产量纤维品质竞争优势F2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8年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8年年会
  • 【会议时间】2018-08-08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S562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