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iNKT17细胞在炔雌醇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发挥致病性作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忻昱孔伟超邹梦芝张陆勇王欣之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新药筛选中心广东药科大学新药研发中心

【摘要】 目的 IL-17与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HC)炎症密切相关,靶向IL-17可改善小鼠胆汁淤积。恒定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iNKT)细胞在小鼠肝脏优势聚集,通过分泌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研究探究iNKT17细胞在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EE)诱导的IHC中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 C57BL/6小鼠连续给以EE 3、5、7天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iNKT细胞分泌的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Treg细胞的比例和iNK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3和CXCR6的表达。将EE和RORγt抑制剂地高辛联用,采用iNKT细胞缺陷的Jα18-/-小鼠给以EE,EE和IL-17联用,EE和IL-17-/-iNKT细胞回输,EE和野生型iNKT细胞回输后,比较不同组别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程度和肝脏白细胞招募的变化。采用CXCL10-/-小鼠给以EE,观察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和肝脏招募的iNKT细胞比例。结果 EE诱导了iNKT17细胞的激活和扩增,导致肝脏iNKT17/Treg失衡。Jα18-/-小鼠和RORγt抑制剂地高辛减轻EE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毒性,并下调了IL-17信号通路。相反,给以Jα18-/-小鼠EE和重组IL-17,则再次诱发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并增加肝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Jα18-/-小鼠回输IL-17-/-iNKT细胞后给以EE,与回输野生型iNKT细胞相比,肝脏毒性减弱,招募的肝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上述结果表明,iNKT17细胞在炔雌醇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发挥了致病性作用。iNKT17细胞的招募和激活可能是由于其表面CXCR3的高水平表达。CXCL10的缺乏改善了EE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减少了肝脏CXCR3+iNKT细胞并抑制了RORγt的表达。结论 iNKT17细胞通过CXCR3介导的招募和激活在EE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为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机制和干预靶标,为胆汁淤积的药物开发和合理防治提供支撑。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3-04-08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珠海
  • 【分类号】R575
  • 【主办单位】中国毒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