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PI3K调节亚基p85β Tyr464位点磷酸化后核转位调控EZH2/H3K27me3/RB1信号轴促进肾癌发生
【作者】 张燕华; 何宝玉; 熊祖泉; 张东; 张一帆; 陈承坤; 杨仕仪; 崔高平; 顾峻; 王婷; 林璋; 樊友本; 郝宇钧;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PI3K作为多种肿瘤发生的关键信号分子,其亚基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突变率低,仅调节亚基p85β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那么p85β在ccRCC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值得深入研究。中晚期肾癌及术后复发病人的一线用药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比如:舒尼替尼),近期研究表明,与单药相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orolanib)和m 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ccRC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所以探究肾癌的药物联合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材料与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PI3K调控ccRCC进程的关键蛋白亚基p85β;利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等确定p85β在ccRCC细胞中的定位;通过磷酸化蛋白分析和体外激酶实验等鉴定出p85β核转位依赖的磷酸化位点和该位点磷酸化的蛋白激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细胞功能分析,体内皮下瘤和原位瘤实验等明确p85β在ccRCC中的作用;利用ChIP-PCR,免疫印迹和RNA-seq等方式阐明p85β核转位影响的下游信号通路;利用FAK小分子抑制剂阻断p85β核转位探索治疗ccRCC的新方案。结果:在ccRCC患者中,仅PI3K调节亚基p85β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疾病分期及预后呈显著相关性;数据库及临床样本证实p85β在肾癌中高表达,同时在细胞系及癌组织中均可观察到p85β大量位于细胞核内;通过磷酸化蛋白分析和体外激酶实验等发现p85β核转位依赖Y464位点酪氨酸磷酸化,并证实该磷酸化位点的激酶是FAK;体内外功能实验验证核定位而非胞质定位的p85β可促进ccRCC细胞及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免疫印迹等阐明核定位p85β会结合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1/2,降低它们的泛素化水平而上调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引起抑癌基因RB1的表达抑制,促进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转换,从而促进ccRCC的发生;ccRCC肿瘤有高水平的p85β或p-p85β时,其对FAK抑制剂单独治疗及联合舒尼替尼治疗都具有更好的响应性。结论:PI3K的调节亚基p85β被激酶FAK在Y464位点磷酸化后发生核转位,调控EZH2/H3K27me3/RB1信号轴而促进ccRCC的发生发展。FAK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舒尼替尼的联合用药有望成为治疗ccRCC的新策略,其效果有赖于可作为标志物的p85β或p-p85β的表达水平。
- 【会议录名称】 2022CCTB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22CCTB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
- 【会议时间】2023-04-07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737.11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