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6个月矫形鞋垫干预对扁平足大学生不同跑速下步态及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童聪黄治官侯晓晖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摘要】 目的:不同程度的扁平足畸形对人体运动能力有一定影响,而矫形鞋垫干预对扁平足形态和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进行6个月的具有足弓支撑和按摩功能的矫形鞋垫干预实验,跟踪观察其对扁平足大学生的步态,足型和不同跑速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探究矫形鞋垫对扁平足大学生的短期效果及可能的力学机制,为矫形鞋垫矫正扁平足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招募19名双侧都患有扁平足症状的受试者(其中男性9名,女性10名)。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实验组(鞋垫具有足弓支撑和按摩功能,)或对照组(鞋垫平坦普通),他们均使用同样的鞋子,持续穿用6个月,平均每天穿用4小时以上。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6个月跟踪测试足型和足底压力分布数据。使用Foot Scan三维足型测试仪检测受试者站立姿势下(每侧足负载半体重)左右足三维形态,包括足长、足弓高度、拇翻角度、后根翻角度、兜跟围、跖围等。使用德国Zebris FDM-TDS足底压力测试跑台采集受试者在3.5km/h、5.5 km/h、和7 km/h速度下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每种速度下运动至少3分钟且采集3次数据(每次30秒),重点分析前后足底压力分布,前足、中足、后足的最大力值和最大压强值改善情况,使用SPSS 24.0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在三个测试时间点的足型和不同速度下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差异。结果:经过6个月矫形鞋垫干预,在3种速度下两组受试者的前足压力均减少,对照组减少程度大于实验组,在第3个月时最明显,且在3.5km/h速度和7km/h速度运动时比5.5km/h时改善要明显。在3.5km/h和5.5km/h速度时实验组的后足压力都上升,而对照组下降,其中在3.5 km/h下和第3个月测试时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在5.5 km/h,第3个月测试时实验组有明显提升,两组都在7km/h的第3个月测试中呈下降趋势,随后变化趋于平缓。实验组的前足最大力值在3.5km/h和7km/h速度下下降更明显,在5.5km/h时无太大改变;中足最大压力值在3.5km/h时呈现上升趋势,而在7 km/h时呈现下降趋势,在5.5km/h时无明显变化;后足最大力值在3.5km/h和5.5km/h速度下改变不明显,在第3个月时7km/h速度下呈现下降趋势,随后变化趋于平缓。实验组的前足最大压强值在3.5km/h和7km/h速度下下降更明显,在5.5 km/h时无太大改变,中足最大压强值在3.5 km/h时呈现上升趋势,7km/h速度下呈现下降趋势,随后上升,在5.5 km/h时无明显变化;后足最大压强值在3.5 km/h速度下呈现上升趋势,在7 km/h速度下呈现下降趋势,尤其集中在前3个月,而在5.5km/h速度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在7km/h时的中足最大压强值和足跟最大压强值呈现和实验组相似的趋势,在其他条件下无改善。结论:本研究建议扁平足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佩戴有穴位刺激效果的足弓抬高型矫形鞋垫,这样可以均匀大部分走跑运动中足底压力,缓解应力集中于足前部以及中足位置带来的压迫,从而避免运动中过早出现下肢及足底的疲劳,甚至运动损伤的发生;扁平足大学生在进行走跑运动时可以选择散步或中速跑为主要运动形式,而矫形鞋垫干预对慢跑无明显改善。

  • 【会议录名称】 2022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22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
  • 【会议时间】2023-01-06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福州
  • 【分类号】G822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