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特点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帆方高立蔡梦婷郑扬赖其伦方玮沈春红章殷希丁美萍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浙江医院神经内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2004年Graus诊断标准(确诊的PNS)的4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神经电生理、治疗随访等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40例PNS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61岁(29-81岁),男女比例为1.86:1。肌无力和感觉异常为常见的首发症状,25例患者表现为经典综合征,其中以边缘叶脑炎和亚急性小脑变性常见,15例患者表现为非经典综合征,其中以亚急性/慢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最常见。经典综合征患者合并肿瘤者较非经典综合征多(P=0.033)。中枢神经系统PNS患者以男性多见(P=0.027)、多表现为经典综合征,而周围神经系统PNS患者则更多表现为非经典综合征(P<0.0005)。40例患者中有33例存在PNS相关抗体,其中30例为特征性抗体,以抗Hu抗体最为常见。40例PNS患者中共有22例合并肿瘤者,其中以肺癌最多见,病理类型主要为小细胞癌。随访资料完整的37例患者中有21例短期预后良好,在接受免疫治疗和/或肿瘤治疗的患者中尤为突出(P=0.028),但长期预后整体不佳。结论 PNS以中老年发病为主,肌无力和感觉异常为常见的首发症状,边缘叶脑炎、亚急性小脑变性和亚急性/慢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为常见的综合征类型,副肿瘤抗体以抗Hu抗体阳性最多见,合并肿瘤以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神经系统症状多在肿瘤发现前出现。相对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而言,周围神经系统受累时无明显特征性临床表现,在拟诊PNS时应全面排查其他病因。早期给予免疫治疗和/或肿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PNS患者整体长期预后不佳。

  • 【会议录名称】 2020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20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20-08-14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R739.4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