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讨低危团簇状分布钙化灶在BI-RADS的合理归类以及第二眼超声的应用价值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胡燕标谢平坤李铁丰白延军胡琴琴林超琼张景峰

【机构】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在FFDM筛查性检查中,低危团簇状分布钙化灶的BI-RADS合理归类,以及第二眼超声检查在协助鉴别诊断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经FFDM筛查性检查发现99例共计114处团簇状分布钙化灶,一周内进行针对性第二眼超声检查,一个月内经病理组织学结果证实。结果:发生于左乳51例,右乳45例,双乳3例。穿刺活检59例,24例麦默通活检,单纯乳房切除5例,区段手术切除活检11例,其中良性94例,乳腺癌5例,恶性占比约5.05%。99例FFDM共发现团簇状分布钙化灶114处,单侧单纯点状钙化灶42处,单侧单纯粗糙不均质钙化灶20处,单侧点状钙化灶伴局限致密影15处,单侧粗糙不均质钙化灶伴局限致密影9处,双侧多发钙化灶7处,单侧多发单纯点状钙化灶21处。FFDM检出疑似恶性34处,良性80处,其中真阳性4处,假阳性30处,真阴性79处,假阴性1处。第二眼超声检出恶性13处,良性101处,其中真阳性3处,假阳性10处,真阴性99处,假阴性2处。FFDM联用第二眼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从80%上升至100%,误诊率从27.5%小幅上升至30.3%,特异度从72.5%小幅降至69.7%,漏诊率从20%降至0%,阴性似然比从0.28降至0,阳性似然比从2.91升至3.3。结论:在筛查性检查中发现低危团簇状分布钙化灶后,给予临床清晰的处理策略指导。通过针对性的第二眼超声检查,规避了患者在短期随访期间的等待恐惧,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不必要的穿刺活检甚至切除活检,同时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研究中提出的"团簇状分布钙化灶处理流程图"及增设"BI-RADS4F类"的建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 【会议录名称】 2019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9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9-07-18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445.1;R737.9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