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非免疫胎儿水肿患儿出院前死亡率围生期危险因素分析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 目的:非免疫性胎儿水肿是一种罕见的严重先天性疾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达50%。影响非免疫性胎儿水肿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产前干预,病因不明,遗传因素等,但仍有争议,早期探测危险因素对患儿的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近六年来收治的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患儿,分析病因、临床处理和转归,探讨产前,围产期和新生儿期危险因素对患儿出院前死亡或存活的影响,以期早期干预,提高胎儿水肿的诊疗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合并非免疫水肿,根据出院前主要结局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相关的母亲和新生儿危险因素,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我院六年间共收治52名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患儿,最常见的病因为乳糜胸,其次为乳糜腹、染色体异常、心脏疾病。52例胎儿水肿患儿共存活29例(55.8%),死亡23例(44.2%)。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合并乳糜胸/腹可能死亡率更低(P0.004);P值<0.2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体重、产前干预、染色体异常和病因不明。将以上五个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发现产前干预是降低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干预OR=0.17)。根据患儿在产前是否接受胸腔积液引流干预,将患者分为2组:无产前干预组(N=31);产前干预组(N=21)。比较两组之间患儿出院前结局。产前干预组的胸腹腔引流管置管时间显著低于无产前干预组(P=0.005),而两组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非免疫性胎儿水肿仍是一种新生儿难治性疾病,尽管发病率低,但死亡率仍较高。早期诊断、孕期引流胎儿胸腔积液可能有助于改善该疾病治疗成功率,长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会议录名称】 2019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9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9-06-20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嘉兴
- 【分类号】R722.1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安徽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