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灰皮支黑豆受线虫侵染后Rhg位点基因转录变化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婷杨若巍范海燕王媛媛朱晓峰陈立杰段玉玺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北方线虫研究所

【摘要】 灰皮支黑豆(ZDD2315)是我国重要的抗源品种,对于灰皮支抗线虫机理的研究将缓解目前大豆抗源匮乏,发掘出新的抗性机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设计在灰皮支黑豆根部接种线虫后1~10 d及15 d共11个时间点取样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抗线虫位点rhg1和Rhg4中5个基因的表达,发现GmWI12基因在孢囊线虫侵染后15 d上调表达27倍。其原因据推测可能由于雌虫发育膨大,对大豆根系造成机械损伤,从而诱导表达。同时,传统的抗性位点Rhg4的GmSHMT08c基因在线虫侵染后15 d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5%,缺乏Rhg4后,Peking型的抗性表型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这暗示了灰皮支黑豆可能具有复杂的抗性机制,仍待后续更深入的解释。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研究基因的功能,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依靠杂交育种或者转基因技术可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后续对于灰皮支黑豆抗病机理的持续挖掘将为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专项(CARS-04-PS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330063)
  • 【会议录名称】 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1-12-11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S435.651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