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桃树新梢坏死病的初步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周莹刘梅张玮燕继晔李兴红李世访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桃树(Prunus persica L.)在我国南北产区广泛种植,2020年我国桃种植面积达到了86.7万公顷,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品种的更替、栽培方式的改变以及气候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桃树病害问题也愈发突出。2019—2020年在北京地区平谷桃园病害调研中发现一种新梢坏死的病害,该病害引起的症状与梨小食心虫引起的折梢很相似,但新梢内部未见虫道,为了明确是否由病原菌引起,本研究收集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获得19株Alternaria sp.菌株,经过形态学和Alt a1、GAPDH多基因整合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种级别的鉴定,显示以上菌株均属于链格孢(A.alternata),选取其中3个菌株(PP190201、PP190203、PP190107)进行离体和活体接种桃叶片。结果显示,以上菌株均有致病性,离体和活体接种都可发病;同时发现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PP190201菌株致病力最强。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链格孢属真菌的致病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桃树新梢坏死鉴定链格孢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01100008020014);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
  • 【会议录名称】 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1-12-11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S436.621.1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