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3种有机酸对假禾谷镰孢菌生长的影响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摘要】 秸秆还田是中国北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普遍采用的种植方式。还田秸秆在土壤物理、化学与生物因子的影响下,会腐解产生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机酸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近年来,秸秆还田麦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明确还田秸秆腐解产生的水杨酸等有机酸类物质对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对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菌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长度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低于或等于5.0 mg/L水杨酸对上述4个指标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促进率在3.6%~63.7%;浓度高于10.0 mg/L时均表现抑制作用,其中100.0 mg/L水杨酸对菌丝抑制率最高(16.7%)。在浓度低于5.0 mg/L时对羟基苯甲酸对其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其中,0.5 mg/L对羟基苯甲酸处理8 h后,假禾谷镰孢菌芽管长度比对照增长102.8%。香草酸对上述指标均表现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在7.7%~19.2%。较低浓度的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假禾谷镰孢菌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与秸秆还田麦区小麦茎基腐病重发有关。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0502、2017YFD0300906);河北省教育厅项目(ZD2016162)
- 【会议录名称】 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1-12-11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S435.121.4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