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及其运动干预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
【摘要】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影响全身造成诸多肺外不良效应,其中膈肌功能障碍是突出表现之一。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COPD膈肌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通气效率,是导致COPD进行性加重和呼吸衰竭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与疾病死亡率密切相关。运动训练是COPD稳定期康复的关键环节,然而,COPD患者的运动干预尚无统一标准,尤其对于合并膈肌功能障碍的COPD患者,常受患者运动能力及耐受情况的制约而影响康复效果。因此本文在综述COPD膈肌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基础上,探讨目前有效的运动干预手段,以期为COPD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及其康复治疗提供方向参考和新思路。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国内外与运动干预治疗COPD膈肌功能障碍相关的文献20余篇,探究运动干预在COPD膈肌功能障碍中应用的康复疗效。结果:运动是COPD肺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个性化的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计划是肺康复的基石,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膈肌功能障碍。运动能通过显著改善COPD患者局部肌肉炎症;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酶的活性和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COPD患者的氧化应激;长期运动通过提高机体的氧气利用效率来纠正慢性缺氧的状况;通过提高食欲、调节肠道菌群等改善营养状况。由此可见,运动能够从整体上减少导致膈肌结构和功能消极改变的不利因素,从而改善膈肌功能障碍。常见的运动形式为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可增强膈肌耐力,增强大肌群肌力,缓解膈肌疲劳。抗阻运动能有效够增强患者肌肉强度,防止肌肉萎缩,维持活动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能使患者获益更大,早期进行训练可以预防COPD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运动强度方面,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中高等强度的训练比进行低等强度的训练可以获取更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控制COPD膈肌重量的减少,改善膈肌萎缩。在运动频率、持续时间和周期方面,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ATS)联合欧洲呼吸学会(ERS)建议呼吸康复的运动训练应持续8~12周,每周2~5次,每次至少20分钟。结论: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COPD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上存在诸多困难等。目前在我国康复领域对运动干预COPD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较少,其临床应用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过程。
- 【会议录名称】 2022年第七届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22年第七届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2-08-20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563.9;G804.2
- 【主办单位】广州体育学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生化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