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身体功能训练理论的高校体能课程设计
【摘要】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身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多开设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调查指出这些课程多以传授技术为主,弱化了体能锻炼,而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技术与体能是相辅相成的,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体能的系统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让学生有能力、有体力来发展技术水平。其中,身体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表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于运动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课题以身体功能训练理论为依据,以建立大学生体能训练体系为目标,设计大学生体能课程内容,并进行实证研究,从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科学指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2000-2021年中国期刊网,以"体能"、"体能课程""身体功能训练理论"为关键词,搜索期刊文献,对文献分类整理,以分析身体功能训练理论融入高校体能课程的可行性、设计专家访谈提纲、制定学生调查问卷及设置体能课程内容。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制定经过了多次修定和测试,制定问卷时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推敲和修改,最终通过专家的认定定稿。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分别为大学生。专家访谈法:本研究运用半开放型访谈的方法进行专家访谈,预先拟定粗线条的访谈提纲,并在访谈进行中依据具体条件灵活调整访谈内容和程序进行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是从事体育教学的专家,重点了解他们对体能课程的意见、接受程度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实验法:选取安徽工业大学186名男生,分为四个班,分别为体能班(1班)、素质提高班(简称素质班,2班)、排球班(3班)、篮球班(4班),其中体能班教授基于身体功能训练理论的体能训练方法,素质班教授田径方面内容,排球班教授排球方面内容,篮球班教授篮球方面内容。进行每周1次,每次80分钟的体育教学,共持续14周,在第15周进行体质测试。数理统计法:在SPSS21.0进行统计学描述与数据显著性检验,以班级为自变量,体质测试项目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体质测试数据的差异性分析,显著性水平定义为为P<0.05。研究结果:访谈结果:通过分析专家访谈结果,得出增强体质与发展体能之间的具有必然的联系,发展体能是增强体能的条件。高校非常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体能课程。因为体质测试是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体能课程可以围绕体质测试开展。在高校开展体能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体能课程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开展,会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素质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人数多,针对性不够,学时不够,器材不够,这些是制约高校体能开展的必要条件。问卷结果:由调查结果可以得出,68.75%的学生认为体能训练很重要;56.25%的大学生认为体能课程非常具有教育价值;68.75%的学生认为体能课程开设非常必要;43.75%的学生认为体能课程开设非常有现实性,37.5%的学生认为体能课程开设有现实性;25%的学生对体能课程很有兴趣,37.5%的学生对体能课程有兴趣,31.2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25%的学生对体能课程效果非常满意,31.25%的学生对体能课程的效果满意。实证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得出篮球班的肺活量水平最高,其次是体能班;素质班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最好,其次为素质班与体能班;体能班与篮球班的50米成绩均较好;体能班的1000米成绩最好,其次为素质提高班;立定跳远篮球班成绩最好,其次为素质提高班;体能班的引体向上成绩最好,其次为篮球班。可见,体能班对于改善大学生的1000米、50米以及引体向上成绩效果较好。研究结论:综上可见,高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体能课程。在高校开展体能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体能课程应该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开展。在高校开设基于身体功能训练理论的体能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身体功能动作筛查—体能实践—评价与反馈"的模式安排一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身体功能动作筛查;第二部分,耐力、力量(上肢、下肢)、速度素质训练;第三部分,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总之,在高校开设体能课程,将心理学、教育学、运动医学等多学科理论综合应用于大学生体能训练课程之中,提高大学生体能课程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能锻炼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健康积极生活方式的形成奠定基础,为"体教融合,体医融合"的实现提供参考与借鉴。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2-03-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日照
- 【分类号】G807.4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