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健康理论视域下构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研究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否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盛衰的问题。为了改变当前由于学校领导在思想意识上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升学"意识的影响,体育经费的不足、运动场地不足、运动器材的匮乏以及体育教师自身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既定教学内容、形式和规定要求的制约等诸多因素,导致近些年来呈现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意志品质薄弱等现象,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结合校园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探寻一条提高儿童青少年群体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科学合理实效性好的路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对构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师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1)从"校园阳光健康工程"构思和目标、改变青少年群体健康现状的必要性和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和运动平台三个方面来分析构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必要性。"校园阳光健康工程"旨在为学生建立一个针对性强且可行的、安全性好、简捷方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的校园体育运动健身平台,这也是构建的初衷和目的。"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设备配置和实施,将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促进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久之则会在无形中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水平。由于构成"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系列运动器材占地面积小的特点,这对一些建校比较早,场地受到限制的老学校来说找到了一个有效扩展运动场地的好办法。(2)从构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有利促进"体教融合"思想理念的实现、"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特点适合现阶段校园的实际情况、"校园阳光健康工程"所需的系列器材已具初始基础三个方面探讨构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可行性。"体教融合"的指导思想,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服务学生的成长、成人乃至成才的时代需求的实现由可能转变为可行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和保证;同时又是解决校园运动场地匮乏、器材不足问题的途径,并且已开发、研制了30余项相关的锻炼器械,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展开提供了初始的基础条件。(3)从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内涵、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落实体教融合的理念、以及培养和造就一个庞大的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队伍、几个方面来讨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对教师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器材较好拓展和完善对身体进行塑造的健身健美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提高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储备。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累并快乐着"的教学氛围,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为运动员的选拔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基础。(4)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自管自控能力和竞争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形成积极性恢复的理念来探讨"校园阳光健康工程"对学生的影响。由于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根本,更是青少年群体的关键素质,故构成"校园阳光健康工程"的练习器中以力量训练器为主,主要是通过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肌群和关节力量的练习,塑造健美体型,减少和避免身体损伤的发生。通过个人练习、分组竞争等形式,培养学生自管自控能力和竞争意识以及面对强手时永不言败、敢于拼搏争取胜利的精神和意识,同时学会在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课业任务下,能够通过适量的运动让疲劳状态的大脑进行"积极性"的恢复,为紧接其后的学习做好准备。研究结论:(1)构建"校园阳光健康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具有很大的可行性。(2)"校园阳光健康工程"对教师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内涵、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落实体教融合的理念以及培养和造就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队伍有着积极的影响。(3)"校园阳光健康工程"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自管自控能力和竞争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形成积极性恢复的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2-03-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日照
- 【分类号】G807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