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PNF练习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柔韧性对比实验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甲秀雷桂成洪佳丽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柔韧性指的是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柔韧性是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三大运动素质之一,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重要指标,测试中以坐位体前屈来反映学生下肢、脊柱、上肢连动关节的活动范围,反映学生身体重要活动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整天坐在教室听课为主的学生而言,腰椎关节活动度与髋关节活动度良好,有利于减缓坐姿腰肌疲劳,减少腰肌劳损发生率。PNF又称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伸展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关节活动范围(柔韧性),在运动康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健身教练、康复教练也应用此技术改善人体关节活动度(柔韧性)能力。PNF技术有应用于高校学生训练,但中小学应用罕见应用,经中国知网文献检索,输入篇名"PNF小学",仅一篇相关论文。本实验创新性地将PNF拉伸训练应用于小学二年级学生,将PNF拉伸训练对柔韧性增长与传统柔韧性训练方法增长的效果进行对比。儿童柔韧性随年龄增长获得自然增长,在10岁之前,男女生在生长发育速度上没有明显差别,柔韧性的发展也无明显差异。随着生长发育第二突增期的到来之后,男女生柔韧性之间的差别逐步拉大,成年女性柔韧性优于男性。为了探究PNF技术对儿童柔韧性发展的影响,与传统的柔韧性练习效果对比,以揭示PNF是否在发展儿童柔韧性有实践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法:2020年9月选取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学校(该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二年级1-3班学生,年龄处于7-8岁之间,每班随机抽取男女学生各15名,合计30名学生,分别为A班(组)、B班(组)、C班(组)。在实验开始前,对三个班的男女学生进行坐位体前屈测试,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该年级男女生之间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在实验前后数据统计处理上,考虑到男女生样本量较少,将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合并处理。三个班每周上体育课4次,每次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采用手足爬行与蜘蛛爬行二个动作进行练习,但准备活动的练习以热身为主,以整理活动后的二个动作练习柔韧性为主。A班二名同学成对练习,互相对髋关节、腰椎关节、肩关节等相应肌群按要求进行PNF拉伸训练。B班(2班)按要求进行动态拉伸训练,等;C班进行静态拉伸训练,如进行前后压腿、压腰等。训练进行三个月,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作为柔韧性变化评价指标,测试时用绑带固定膝关节,避免屈膝引起测试结果的异常偏差。用SPSS21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相应的柔韧性练习。(1)PNF拉伸训练组:坐位体前屈成绩由干预前12.21±1.14cm,干预后提高到14.21±3.28cm,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1,说明柔韧性提高效果明显;(2)动态拉伸训练组:由干预前11.87±1.41cm,干预后提高到13.09±3.43cm,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说明柔韧性提高效果明显;(3)静态位伸训练:组由干预前11.35±3.72cm,干预后提高到12.34±2.84cm,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说明静态拉伸也可明显提高柔韧性。经3组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没有明显差异,干预3个月后,三个组干预前后均值增长分别为:2.0cm,1.23cm,0.99cm。PNF拉伸训练组与动态拉伸组以及静态拉伸组进行增长均值配对t检验,P<0.05,说明组间增长值差异明显,PNF拉伸训练对坐位体前屈的增长明显优于动态拉伸与静态拉伸训练组的增长值。研究结论:PNF拉伸训练促进柔韧性发展的训练技术方法,除了适用于成年人,关节功能减退者,也适用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本实验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男女学生,处于儿童生长匀速生长发育阶段,关节柔韧性也随之适应性变化,6-7岁至13-14岁是发展柔韧性敏感期,通过各种促进柔韧性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柔韧性素质。中小学校传统的柔韧性练习方法中,多采用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训练方法。本实验创新性地将PNF训练方法应用于小学二年级实验3个月,PNF促进男女生柔韧性的增长效果优于动态与静态拉伸组别。PNF拉伸训练是值得在小学中推广的一种增长柔韧性训练方法。

【关键词】 PNF二年级柔韧性坐位体前屈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2-03-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日照
  • 【分类号】G623.8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