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研究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
【摘要】 研究目的:课堂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科学化探索的"试验田",愈益受到关注与重视。师生言语互动行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行为,约占课堂教学行为的80%。因此,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域出发,探讨初中体育课堂中新手、熟手、专家型3类教师的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特征,旨在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问题,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而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水平。研究工具与方法:本研究以课堂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作为观察工具。FIAS具有一套完整的编码系统、记录标准以及矩阵分析方法,用以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言语结构、控制风格、情感气氛进行分析。基于该工具,本研究对北京市三所中学11名初中体育教师(其中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分别为4名、4名、3名)的39堂常态化体育课进行了课堂观察,其中6堂课为预观察,33堂课为正式观察,课堂观察每3秒记录一次,共产生正式编码25690个。研究结果:首先,采用矩阵分析法,从课堂言语结构、控制风格、情感气氛3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言语结构方面,专家与熟手教师言语比率较新手教师更为丰富,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学生言语比率上3类教师区别不大;课堂无声或混乱比率上新手教师显著高于熟手和专家教师。整体来看,在课堂中教师言语约占课堂总言语的一半,其余大部分为无声或混乱,学生言语比率最低。在控制风格方面,主要分为教师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在教师直接影响比率上,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课堂控制风格以"讲授"、"指令"、"批评或维护权威"等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语为主,其中,专家教师表现更为明显,新手明显低于专家,熟手则与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间接影响比率上,熟手和专家课堂上使用更多"称赞或鼓励"、"接受或采用学生观点"这类间接影响学生的言语,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高于新手教师。3类教师的共性则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影响的言语较为丰富,相应的间接影响言语较少。在情感气氛方面,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积极整合区的比率上,熟手和专家教师课堂积极整合区比率均显著高于新手教师,且熟手和专家之间差异不显著。共性特征方面,3类教师在缺陷区即教师消极影响区域所占比率明显高于积极整合区,且积极整合区比率过低。然后,总结、归纳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特征。上述分析体现了从新手成长为专家教师其课堂教学实践与理念的逐步升华,新手教师偏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熟手教师聚焦于引导学生思考,而专家教师则关注通过对学生的鼓励、表扬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最后,探索、重构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优化路径。1)言语构造:由线性传递走向立体生成,新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热情、活泼的人格特征,寓教于乐,加强与学生的有意义沟通,熟手、专家教师应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运用更高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教学经验来与学生进行言语互动。2)言语情感:由严肃消极走向活跃积极,教师应尽可能减少批评或指令言语的出现,特别是新手教师要尝试通过过硬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形象,而不是试图通过批评、指令等方式来树立权威。3)言语层次:由简单灌输走向意义建构,3类教师的教学言语不应局限于简单的灌输,应当通过言语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对话,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4)言语导向:由短期目标走向终身体育,新手、熟手、专家教师都应树立大体育教育观,挣脱"应试教育"、"主知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桎梏,明确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导向,争创学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研究结论:总体而言,目前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师生言语互动中以教师"讲授"与"指令"言语为主,学生言语比率较低,课堂"无声或混乱"比率过高。且课堂言语结构不合理,控制风格以教师直接影响为主,积极的间接影响言语不足,课堂情感气氛呈现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特征。但3类教师在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中的表现各具特点,新手教师偏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熟手教师聚焦于引导学生思考,而专家教师则关注通过对学生的鼓励、表扬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针对上述共性问题以及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初中体育教师的特点,未来在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上应从言语构造、言语情感、言语层次和言语导向四方面完善与提高,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在学校体育层面为继续推进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2-03-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日照
- 【分类号】G633.96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