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的历程回顾和新时期的发展成效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吴子鹏由文华王琦赵启明杨蕊王梦瑶陈子怡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过去的7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体育事业经历了沧桑巨变。在其历程中,我国体育标准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赶超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长久以来,体育标准化工作存在着标准体系结构性失衡,标准存量较少、市场适应性较差,标准实施监督不力,标准化高水平人才匮乏,国际竞争力较弱等不足。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则不利于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全面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更不利于发挥体育标准化在服务于体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规范与支撑作用。本文基于体育标准化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提出:促进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与时俱进,是补齐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短板、全面推进新时代体育标准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当前,我们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十四五"规划开局的关键节点,回顾历史,继往开来,是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对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的背景、历程及成效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出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的举措,为补齐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短板、全面推进新时代体育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整理、历史回溯、公共政策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1)在学理层面,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研究尚处于空白,是发展体育标准化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在实践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标准化思想的指引、政府标准化工作改革的保障和多重利好政策的释放为新时代的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经历了五个时期。(1)缺失阶段(1989年以前):体育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仅单一的以制定体育用品、器材和设施类标准为主,缺乏政策、方法上的指导。(2)探索阶段(1989-1999年):体育标准化工作仍旧以制定标准为主,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尚处于探索之中。(3)起步阶段(2000-2012年):体育标准化工作重心从制定标准已扩展到完善组织建设、研制规章制度、建立标准体系等方面,体育标准化制度初具雏形。(4)发展阶段(2013-2016年)阶段:体育领域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学习、借鉴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大大缩短了体育标准化制度从无到有的时长。(5)快速提升阶段(2017年至今):多项法规制度颁布,体育标准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3)体育标准化制度体系对体育标准化基础性工作、体育标准制修订与实施、标准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日益显现。(4)但体育标准化制度的适应性和引领性仍有待提升,制度的落实和整体推进依然较为缓慢、制度推进结果与制度建设初衷偏离,现行制度对重点领域工作的有效指导不够以及缺乏相对刚性的制度支撑。基于此,提出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的举措:一是加强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与决策咨询研究的衔接;二是加强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与实施推进的衔接;三是加强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整体布局与重点推进的协调。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做好标准化与公共政策的对接,出台有关体育标准化发展的"纲要"、"规划"等政策文件,引领体育标准化的全面建设。(2)及时修订《体育标准化管理办法》和《体育标准制修订实施细则》,使其对标于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3)梳理现行体育标准体系,明确亟待完善与不合理不适用的标准,发现急需和缺失的标准,构建满足"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体育标准体系。(4)健全体育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工作制度,推进标准实施监督评估制度化,并开展标准复审精简工作,保障标准复审的周期性、提升复审结论的科学性。(5)制定体育团体标准政策以及其他配套制度,逐步形成协调统一的制度体系,使体育标准化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研究结论:(1)新时代的体育标准化需要面对、解决的科学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毋庸讳言,制度建设应是其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2)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经历时间短,但动力强、速度快、后劲足,制度建设效果日益显现。(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为"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一契机下、在党中央部署推进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背景下,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主动抓住契机、对接重大战略、继往开来,促进体育标准化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育社会科学分会)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2-03-2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日照
  • 【分类号】G812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