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青海省资源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查概述与展望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潘彤薛国强李战业周楠楠孟军海刘红涛

【机构】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摘要】 青海省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数据显示,全省104.56万亿元人民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中,钠盐、芒硝、锂矿、钾盐、镁盐等11种盐湖矿产潜在总值合计为99.15万亿元,占该省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94.83%镍、钴、金、银、铅、锌、铜等金属矿产资源以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储量在全国位列前茅。近年来,青海省加快建设了察尔汗钾盐、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共和-贵德盆地地热资源、一里坪-东台锂矿等八大国家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地。青海省地矿局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及地质科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构建青海地层构造、岩浆岩序列,总结了全省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基本特征,建立了青海省构造演化模式。先后发现各类矿产137种,矿床、矿点和矿化点4794处。首次在柴达木盆地发现储油气构造,陆续探明察尔汗钾镁矿、锡铁山铅锌矿、茫崖石棉矿、大场金矿、德尔尼铜钴矿、木里煤矿、夏日哈木铜镍矿等超大型、大型矿床。对夏日哈木岩浆熔离型超大型镍钴矿、那西郭勒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发现评价,填补了青海省成矿类型的空白。先后在柴达木盆地探获厚大深层卤水钾盐,被列为国家级钾盐重点勘查区。形成大场、五龙沟百吨级黄金资源基地和沱沱河千万吨级铜铅锌国家战略储备基地。新能源勘查取得新突破。八宝山探获厚大可燃页岩气层,共和盆地在全国首次钻获236℃干热岩。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青海省发现大面积富硒、富锗土壤资源。服务范围已延伸至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科研、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地质遗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治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新型能源勘查等方面,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青海省经济的发展,为推进地质工作向更高质量、更多层次、更广领域转型升级,发挥地球物理的作用十分重要。地球物理作为地质勘查的重要方法技术之一,无论是在基础地质调查还是在资源勘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构造格架确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的圈定、深部找矿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地球物理方法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也具有非扰动性,并且通过前期地球物理工作的实施和预判,可以有效减少工程施工的盲目性,从而减少无效工程施工数量,也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地球物理方法在矿产资源的绿色勘查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青海省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查现状的分析,对更好地开展实际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804)
  • 【会议录名称】 首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首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
  • 【会议时间】2021-10-12
  • 【会议地点】中国安徽合肥
  • 【分类号】P631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