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来源于蚕沙的菌株SEM-5的分离及有机酸在溶磷中的作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庆荣廖森泰邢东旭肖阳赵超艺杨琼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摘要】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在主要代谢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部分的土壤都缺乏足够的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而有效利用微生物对土壤矿物质的分解,成为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高温发酵期的蚕沙为材料,通过无机磷筛选培养基定向筛选获得耐高温的解磷细菌一株,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耐受盐(NaCl%≤10%)碱(PH 5-10)及高温(60℃)的能力,经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命名为SEM-5;通过基因组测序获得其全长基因组序列,其基因组大小为5,324,477bp,GC含量37.73%,37个scaffold,73个contig,注释基因5,628个,t RNA 48个,r RNA1个;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可溶性磷和有机酸含量的定量分析,发现对不同无机磷的解磷效果不同,其中钙盐来源的无机磷溶解效率显著高于磷酸铝和磷酸铁;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发酵时间的发酵液中可溶性磷的浓度与不同有机酸的相关性不同。在发酵开始到14天的过程中,可溶性磷的浓度与乙酸和酒石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发酵液PH、乳酸、琥珀酸、和丙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株SEM-5对高温高盐碱耐受力强,可以在复杂极端的土壤环境中生存;并对难溶钙源无机磷具有很好的溶解释放能力,具有很好的微生物肥料应用潜力及开发价值。

【关键词】 蚕沙巨大芽孢杆菌分离鉴定有机酸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8B020206001);广州市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04010086);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团队计划项目(201801xx)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蚕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蚕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1-04-17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TQ446.3
  • 【主办单位】中国蚕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