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品种资源的引进与转育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周文林叶爱红武雪会张婷婷曹锦如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摘要】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一般又称为血液型脓病,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感染引起,是蚕桑生产上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蚕病。家蚕中系品系"QA"、"QB",以及日系品系"HA"、"HB"是为适应人工饲料育而新近育成。为了提高育成品系的BmNPV抗性,2014年自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引进耐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蚕品种"华康2号"对应的母种素材"秋丰N"和"白玉N",并以育种学方法进行转育。经人工添毒筛选,至2018年获得BmNPV耐病性基因纯合品系"QA-N"、"QB-N"、"HA-N"、"HB-N"。2019年夏蚕期,育成品系的BmNPV耐病性经第三方鉴定,"QA"、"QB"、"HA"、"HB"的病毒多角体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06.06个/m L、1×105.73个/m L、1×105.54个/m L、1×105.01个/m L;对应耐病性基因转育纯合品系"QA-N"、"QB-N"、"HA-N"、"HB-N"均表现出极强的BmNPV抗性,除了"HB-N"可计算出LC50=1×1012.78个/m L以外,其余品系均无发病。结果表明,已经成功实现了BmNPV耐病性状的转育,甚至在现行添毒条件下已无法致病。

【基金】 浙江省农业(畜禽)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子专题(2016C02054-17);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CARS-22-SYZ07);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2044)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蚕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蚕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9-10-24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镇江
  • 【分类号】S888.31
  • 【主办单位】中国蚕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