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北京市中小学生对营养成分表认知与使用变化趋势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黄梨煜喻颖杰郭丹丹余晓辉李红赵耀

【机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对营养成分表的认知与使用情况,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分析营养成分表知晓率、理解正确率、选择零食或饮料时参考营养成分表行为持有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成分表知晓率(88.0%、88.7%、89.3%)、理解正确率(56.8%、68.5%、61.7%)、选择零食或饮料时参考营养成分表行为持有率(66.4%、67.2%、67.2%)均呈递增趋势,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在3次监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解正确率在3次监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次监测中,女生、三年级、郊区学生知晓率呈递增趋势;女生、三年级、初一年级、郊区学生理解正确率呈递增趋势,男生、五年级的理解正确率呈先降低再增加的特点;城区学生行为持有率先降低再增加、郊区先增加再降低;上述差异(城区除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和2019年知晓率与行为持有率、2017年理解正确率均呈女生高于男生的特点,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监测中,三年级学生知晓率、理解正确率、行为持有率均最低,2019年知晓率、3次监测的理解正确率、2015年和2017年行为持有率均是五年级学生最高,2015和2017年知晓率均是初一年级最高,3次监测的知晓率、理解正确率和行为持有率在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5年城区知晓率、理解正确率、行为持有率持均高于郊区、2017年城区理解正确率均高于郊区、2017年和2019年郊区行为持有率均高于城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选择零食或饮料时参考营养成分表行为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182,P<0.002)、五年级(OR=2.286,P<0.001)、初一年级(OR=2.088,P<0.001)、郊区(OR=1.252,P<0.001)、知晓营养成分表(OR=270.747,P<0.001)、正确理解营养成分表的学生(OR=1.432,P<0.001)选择零食或饮料时参考营养成分表行为的可能性更高。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对营养成分表认知与使用仍需提高,需开展有针对性营养健康教育。

【关键词】 营养成分表中小学生北京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2-07-3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153.2
  • 【主办单位】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