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单胎非小于胎龄极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雅森沈蔚林新祝童笑梅吴繁毛健刘玲常艳美张蓉叶秀桢邱银萍马莉程锐武辉陈冬梅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单胎非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极早产儿(very preterm infants, VPIs)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中国7个地区28家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单胎非SGAVPIs的临床资料,将纳入的患儿分为EUGR组和非EUGR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或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单胎非SGA的VPIs发生EUGR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单胎非SGA的VPIs1604例,其中EUGR组692例(43.1%),非EUGR组912例(56.9%),与非EUGR组比较,EUGR组的平均出生胎龄、平均出生体重和出生体重P值位于Fenton曲线的平均百分位均较低(P均<0.001);胎龄分层<28w、28~28+6w、29~29+6w、30~30+6w、31~31+6w单胎非SGA的VPIs的EUGR发生率分别为51.6%、49.4%、44.7%、39.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出生体重分层<1000g、1000~1249g、1250~1499g、1500~1999g、2000~2500g的EUGR发生率分别为77.8%、61.4%、46.3%、1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添加HMF较晚、达到HMF足量强化较晚、恢复至出生体重日龄较晚、累计禁食天数较长、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较长、总用氧时间较长、中重度BPD是单胎非SGA VPIs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产前足疗程使用激素、较大的出生体重P值占Fenton曲线的百分位、母乳开奶、平均体重增长速率较快是EUGR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国单胎非SGAVPIs的EUGR发生率43.1%,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EUGR发生率越高,应提高产前激素足疗程使用率,降低中重度BPD的发生率,重视肠内营养管理,提高体重增长速率可以减少EUGR的发生。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2-07-30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22.6
  • 【主办单位】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