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品种苜蓿在山东地区第一茬饲草生产能力评价研究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两种栽培模式下对不同品种苜蓿营养物质含量和营养物质产量的影响。选择16个品种苜蓿(WL366HQ,WL363HQ,WL354HQ,WL353HQ,WL343HQ,鲁黄1号,鲁丰1号,阿尔冈金,鲁多,金皇后,中苜3号,中苜6号,中原804,敖汉,保定,无棣)。在两种栽培模式下(播种行距分别为:20+40cm和30+30 cm),每个品种设2个重复,每小区面积为18 m~2,采用条播方式种植。在苜蓿初花期刈割,进行营养物质含量和生物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播种行距为30+30cm和20+40cm两种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苜蓿的营养物质含量和营养物质产量差异显著(P<0.05)。得出结论:不同品种苜蓿在相同播种行距为30+30 cm和20+40 cm两种栽培模式下,初水分、有机物、CP、NDF、ADF、P和Ca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在30+30 cm的栽培模式下,WL343HQ苜蓿风干样、有机物、CP和P、Ca产量最高。在20+40 cm的栽培模式下,中苜3号苜蓿风干样、有机物、NDF和ADF产量最高。
- 【会议录名称】 第七届(2017)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七届(2017)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 【会议时间】2017-08-15
- 【会议地点】中国甘肃酒泉
- 【分类号】S541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