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光能利用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黄娟冯志波欧阳竹陈雨海周勋波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 冬小麦在41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设置2种行距即15cm (A)和20cm (B),4种施氮水平0(0)、112.5 (1)、168.75 (2)、225 (3) kg/hm~2,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光合速率和产量构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的光合速率与施氮量呈正相关,A和B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05和0.9942~*,表明较窄的行距对施氮响应弱于较宽行距,另外,主茎光合速率平均值高于分蘖,对产量增加起主要作用。产量和生物量光能利用率平均值,处理A分别为1.0%和2.0%,处理B分别为1.1%和2.1%,处理B整体上高于处理A。氮肥农学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1、2水平显著高于施氮3水平,处理B显著高于处理A (P<0.05)。本试验在20cm行距,施氮量168.75kg/hm~2时,产量达最高值。

【关键词】 冬小麦行距光合速率产量构成
【基金】 2009年山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2
  • 【会议名称】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2-10-12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S512.11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