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难熔金属在烧结和热加工过程的组织性能调控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章林李星宇王光华曲选辉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材料基因高精尖创新中心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摘要】 难熔金属(钨、钼等)制品是现代微电子、半导体照明等产业用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和材料。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有钨/钼板材、靶材、磁约束可控热核聚变堆中的第一壁钨护甲等产品。难熔金属在制备过程中涉及高温,在复杂的热/力环境下常常难以实现组织及其性能的精确控制。特别是,加工或者服役过程均不可避免引入微量杂质,将对难熔金属的显微组织、断裂行为、韧脆转变温度、以及性能调控产生显著影响。组织均匀性及性能控制技术一直是难熔金属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不同纯度和粒度的钨、钼粉末为原料,研究了难熔金属钨在烧结过程中高致密化和细晶化技术,以及难熔金属W、Mo中杂质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加工过程中组织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利用微细钨粉高的烧结活性和晶界迁移能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差异,通过"两步烧结"工艺能够协调致密化和晶粒长大过程,实现钨基制品的高致密度化、细晶化和组织均匀化,所得纯钨制品的致密度大于99%,晶粒尺寸仅0.7μm (图1)。烧结温度比传统工艺降低500-800℃,晶粒尺寸均匀性和力学性能显著提高;2)微量杂质元素(如C、0等)容易偏聚在界面处,杂质影响了烧结组织的致密化和均匀性,提高了钨的烧结致密度,但是使晶粒尺寸变得更不均匀。并且提高了烧结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改变了材料的断裂方式,即由沿晶断裂到沿晶/穿晶混合断裂;3)杂质加强了对晶界、位错的钉扎作用,对材料热轧加工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缓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从而改变了随后大形变量下的织构状态。提高纯度有利于纤维状晶粒的形成,增强变形织构连续性,同时减少钨在热变形过程中裂纹的产生。异质组织造成粗晶粒内特定取向的滑移,有利于纤维晶粒形成。杂质会促进再结晶组织的均匀性;4)纯金属在变形过程中,由于滑移系的开动具有取向依赖性,不同取向晶粒内部的变形储能不同,这造成了{111}晶粒内部的再结晶动力学快于{100}晶粒,最终导致再结晶过程中组织的不均匀性。而杂质通过减小不同取向晶粒间的变形差异,从而提高动态/静态再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均匀性,但均匀化组织不利于轧制纤维晶粒的形成,并促使加工过程中微裂纹的产生。通过晶界调控(如特定晶界的偏析、控制CSL边界等)能够控制再结晶织构演变,从而调节不同区域的组织均匀性;5)杂质显著影响了钨、钼在轧制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杂质提高了大变形量钼(80%变形量)的变形储能,从而降低其静态再结晶温度。杂质不一定总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而是取决于热加工的不同阶段。杂质对热加工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将影响最终产品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难熔金属热加工杂质组织均匀性热稳定性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辽宁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指南
  • 【会议名称】第十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辽宁青年科学家论坛
  • 【会议时间】2020-10-24
  • 【会议地点】中国辽宁鞍山
  • 【分类号】TG146.41
  • 【主办单位】中国金属学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共鞍山市委、鞍山市人民政府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