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纳米框架结构的构建及其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方面的研究的合成和抗感染活性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冯晓晨张金超李振华

【机构】 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 纳米框架结构主要包括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结构(COFs),由于其具有孔道结构,合成简单,形貌良好,而且在体内可以降解,因而是理想的药物载体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作为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几十年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耐药性,新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以抵抗绝大多抗菌药物,因此,研究新的方法来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迫在眉睫。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纳米抗生素,首先将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ing(Sul)载于介孔二氧化硅(MSN)中,再在MSN的表面包覆一层Fe-羧苄西林形成的MOFs结构。外层的carMOF可以有效的保护内部的Sul,避免了Sul的提前释放,而且实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治疗MRSA引起的局部感染以及全身感染。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第三卷)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9-11-18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943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